廣東順德瞄準生物醫藥產業 走出蛻變之路
【中國制藥網 國內新聞】生物醫藥發展的勢頭正猛,廣東順德就瞄準了生物醫藥產業,將其視為長遠發展的動力。順德以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區為聚集“洼地”,吸引行業領軍團隊的不斷注入,走出一條蛻變之路。

順德發展生物醫藥的“決心”
順德原來并沒有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根基,在轉型升級之中,卻毅然選擇了生物醫藥作為未來三大關鍵產業之一。而且,在推動生物醫藥產業中再次演繹了“順德速度”,將其作為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今年上半年,順德通過搭建產業園、孵化器、醫療器械審評中心華南分中心、投資基金等等,構筑順德生物醫藥產業的培育體系,啟動區域主要在北部片區。其中,又以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為聚焦點。
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本身就表現出了發展生物醫藥的決心,它地處商貿發達的樂從鎮,通過將一千畝的商業用地轉換為工業用地得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割肉”行為,將短暫可以獲利頗豐的商住土地調整為工業用地。
順德區委副書記、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主任劉怡表示,為了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順德區委、區政府順以極大的魄力將1000畝商業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是很難得的,也表明了順德發展生物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這樣子的行為在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看來這是珠三角乃至廣東的一個“特例”。
恰逢其時的生物科技轉換契機
“科技成果轉換為生產力”,這是國家最新提出的一句口號。據了解,我國生物醫藥“十三五”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規劃還專門提出通過建立轉化科學中心和協同創新中心,以此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據介紹,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規劃分三期建設和運營,其中,第三期近800畝土地,計劃以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為發展核心,推動科研院所的科學家研究成果與市場之間的轉化。
正因如此,落戶順德樂從的陳潤生院士說道:“我們在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創業’,我們趕上了現在好的時候,我參加了今年兩院院士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號召我們要創新為中國發展貢獻力量。另外,現在國際國內都在開展精準醫學研究,成為各個國家發展的戰略領域,所以我們的決心是建立在國家的需要下,我們的根基是扎實的。”
眾多高端研究團隊落戶
生物醫藥“三高一長”的破局
眾所周知,物醫藥產業是一個“三高一長”(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高、周期長)的新興產業。據了解,一個創新藥的開發周期需10-15年,其中研發費用為10億元左右,醫療器械的研發周期和費用因產品不同差異較大,高端醫療器械的開發周期也達8-10年!漫長的周期如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
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園筑起科學家進行創新成果轉換的“家”,高端團隊帶著科研成果落戶,為順德生物醫藥產業打下了基礎,也使得生物醫藥產業周期長、風險高的短板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有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從去年底奠基至今,順德樂從生物醫藥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在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成功引入中國科學院5個生物醫藥創新團隊,分別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畢利軍團隊、陳潤生院士團隊、李巖團隊、劉光慧團隊,以及孫國萍團隊。
生物醫藥產業領軍團隊的不斷注入,有力地促進科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樂從鎮黨委副書記崔偉國表示,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順德三大關鍵產業之一,樂從全力推動其落地發展,經過這半年時間的努力,大量的高端團隊帶著生物醫藥技術落戶到了這里,其中,既有院士項目也有國家、省的重點專項。
落戶團隊有望帶來聚集效應
這些團隊本身就擁有較為成熟的技術甚至專利,甚至已經可以進行轉化為生產。樂從鎮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落戶的生物醫藥創新團隊6個,引入科研人才近200人,累計申請專利91項,獲得授權專利26項,進駐團隊已研發多項屬于填補國內外技術空白或引領世界的領先技術。”
例如,落戶園區的中科院陳潤生院士團隊,借助自身已經擁有的RNA芯片平臺、高通量測序平臺技術及生物信息分析平臺,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打造一個面向國際的科研服務和醫療診斷市場的高新科技企業。陳潤生院士地對記者說道:“現在世界遺傳密碼還處在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在這個領域研究比較早,我們具有全世界最全的數據庫,我們具有競爭優勢。”
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所長畢利軍團隊的結核病診療藥物產業化及醫藥檢驗產業化項目,將建設國際化的結核病系統生物學與轉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研制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巨大市場潛力的診斷試劑、疫苗和創新藥物。廣東云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更是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2022年達產后年銷售收入預計達30億元以上。
崔偉國說道:“憑借順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決心,我們相信很快形成聚集的效應,首期建設的廣東云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計劃一年半就落地投產,該項目除了落地孵化之外,還將動物基地、生產車間、科學研發、資金交流集于一體,預計一年半之后云天的股東方很快就會產生效益,這將產生一個示范的效應,吸引更多的同類科學家落地。”
(來源:順德城市網 記者:甘昆德 原標題:壹周順德:三高一長,生物醫藥何去何從?)
(廣東順德瞄準生物醫藥產業 走出蛻變之路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順德發展生物醫藥的“決心”
順德原來并沒有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根基,在轉型升級之中,卻毅然選擇了生物醫藥作為未來三大關鍵產業之一。而且,在推動生物醫藥產業中再次演繹了“順德速度”,將其作為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今年上半年,順德通過搭建產業園、孵化器、醫療器械審評中心華南分中心、投資基金等等,構筑順德生物醫藥產業的培育體系,啟動區域主要在北部片區。其中,又以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為聚焦點。
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本身就表現出了發展生物醫藥的決心,它地處商貿發達的樂從鎮,通過將一千畝的商業用地轉換為工業用地得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割肉”行為,將短暫可以獲利頗豐的商住土地調整為工業用地。
順德區委副書記、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主任劉怡表示,為了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順德區委、區政府順以極大的魄力將1000畝商業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是很難得的,也表明了順德發展生物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這樣子的行為在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看來這是珠三角乃至廣東的一個“特例”。
恰逢其時的生物科技轉換契機
“科技成果轉換為生產力”,這是國家最新提出的一句口號。據了解,我國生物醫藥“十三五”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規劃還專門提出通過建立轉化科學中心和協同創新中心,以此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據介紹,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規劃分三期建設和運營,其中,第三期近800畝土地,計劃以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為發展核心,推動科研院所的科學家研究成果與市場之間的轉化。
正因如此,落戶順德樂從的陳潤生院士說道:“我們在廣東省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園‘創業’,我們趕上了現在好的時候,我參加了今年兩院院士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號召我們要創新為中國發展貢獻力量。另外,現在國際國內都在開展精準醫學研究,成為各個國家發展的戰略領域,所以我們的決心是建立在國家的需要下,我們的根基是扎實的。”
眾多高端研究團隊落戶
生物醫藥“三高一長”的破局
眾所周知,物醫藥產業是一個“三高一長”(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高、周期長)的新興產業。據了解,一個創新藥的開發周期需10-15年,其中研發費用為10億元左右,醫療器械的研發周期和費用因產品不同差異較大,高端醫療器械的開發周期也達8-10年!漫長的周期如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
廣東生物醫藥產業園筑起科學家進行創新成果轉換的“家”,高端團隊帶著科研成果落戶,為順德生物醫藥產業打下了基礎,也使得生物醫藥產業周期長、風險高的短板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有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從去年底奠基至今,順德樂從生物醫藥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在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成功引入中國科學院5個生物醫藥創新團隊,分別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畢利軍團隊、陳潤生院士團隊、李巖團隊、劉光慧團隊,以及孫國萍團隊。
生物醫藥產業領軍團隊的不斷注入,有力地促進科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樂從鎮黨委副書記崔偉國表示,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順德三大關鍵產業之一,樂從全力推動其落地發展,經過這半年時間的努力,大量的高端團隊帶著生物醫藥技術落戶到了這里,其中,既有院士項目也有國家、省的重點專項。
落戶團隊有望帶來聚集效應
這些團隊本身就擁有較為成熟的技術甚至專利,甚至已經可以進行轉化為生產。樂從鎮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落戶的生物醫藥創新團隊6個,引入科研人才近200人,累計申請專利91項,獲得授權專利26項,進駐團隊已研發多項屬于填補國內外技術空白或引領世界的領先技術。”
例如,落戶園區的中科院陳潤生院士團隊,借助自身已經擁有的RNA芯片平臺、高通量測序平臺技術及生物信息分析平臺,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打造一個面向國際的科研服務和醫療診斷市場的高新科技企業。陳潤生院士地對記者說道:“現在世界遺傳密碼還處在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在這個領域研究比較早,我們具有全世界最全的數據庫,我們具有競爭優勢。”
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所長畢利軍團隊的結核病診療藥物產業化及醫藥檢驗產業化項目,將建設國際化的結核病系統生物學與轉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研制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巨大市場潛力的診斷試劑、疫苗和創新藥物。廣東云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更是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2022年達產后年銷售收入預計達30億元以上。
崔偉國說道:“憑借順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決心,我們相信很快形成聚集的效應,首期建設的廣東云天生物創新產業中心計劃一年半就落地投產,該項目除了落地孵化之外,還將動物基地、生產車間、科學研發、資金交流集于一體,預計一年半之后云天的股東方很快就會產生效益,這將產生一個示范的效應,吸引更多的同類科學家落地。”